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人物风采

风雨砺初心 联手筑坚城 ——气象部门联动应对京津冀等地极端性暴雨纪实

天上,暴雨如注——7月11日至12日,自西南向东北,强降雨横扫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辽宁等7省(直辖市)。两天之内,累计降雨量50毫米以上面积达27.9万平方公里,100毫米以上面积达9.5万平方公里,多地日雨量突破7月极值,河北鸡泽、河南滑县更突破历史极值。

  地上,众志成城——7月11日9时,中国气象局启动重大气象灾害(暴雨)四级应急响应,11日20时提升为三级,国、省、市、县四级气象部门联动发布预警。接到预警,各省(直辖市)相关部门严阵以待,联动防御,弹性上下班、停止返校、景区关停等一系列措施接连推出,将暴雨影响降到最低。

  “气象预报非常准确,这是一场预料之中的雨。”7月12日,北京市委书记蔡奇在听取天气情况汇报后这样说道。天津市市长廖国勋及河北、河南等省委、省政府领导,同样对气象服务工作给予充分肯定,为这场暴雨的应对工作画上了鲜明注脚。

  汛期仍在进行时,在当前紧张的防汛抗旱形势下,这场暴雨的成功应对,无疑为后续工作“打了样”。回望这惊心动魄的48个小时,值得我们记住的,还有更多。

风雨砺初心 联手筑坚城 ——气象部门联动应对京津冀等地极端性暴雨纪实

7月12日,根据天气预报,北京古城街道水泥厂社区2号居民楼前,排水设备就位。图片来源:CFP@视觉中国

  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真正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在这场暴雨应对中,转化为脚踏实地的行动——

  预见

  7月11日的北京,天气阴沉,异常闷热,暴雨正在湿热中酝酿。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庄国泰登上火车赶赴河北雄安新区。当日下午,中国气象局海河流域防汛工作会议将在这里举行。同一天晚上,由南向北行进的暴雨抵达河北,开始在保定等多地“发威”。庄国泰十分关心此次暴雨的预报服务情况,当晚赶至石家庄的他,次日一早便前往河北省气象台,参加会商,督导防汛工作。

  庄国泰此行,打的是有准备之仗——早在7月4日,中央气象台就已经从环流形势中捕捉到此次强降水即将发生的线索,预报员立刻进入临战状态。

  之所以如此重视这次降雨过程,是因为它与2016年7月19日至20日华北黄淮地区那次影响巨大的特大暴雨太像了——相近的日期、相近的地域、相似的低涡系统……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由于这些相似之处,从一开始,中央气象台就推断,这次降雨来势汹汹,决不可小视。

  预报天气,越临近发生时间结论越精准。但如此规模的降雨,做出有效应对需要足够的提前量。为此,预报员们打起十二分精神,从4日开始逐日推演,只为将降雨的时间、强度、落区判断得尽量精准。

  在各家模式的预报存在较大分歧的情况下。中央气象台和北京、天津、河北等省(直辖市)气象台预报员们紧密联动,取长补短,分析每一种可能,考虑每一种变化,最终在7月9日取得了总体一致的预报结论。这天上午,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蓝色预警。

风雨砺初心 联手筑坚城 ——气象部门联动应对京津冀等地极端性暴雨纪实

7月11日,河北省武安市气象局预报员正在分析研判天气形势。图/张宣

  在长期从事决策气象服务的中央气象台高级工程师王莉萍看来,7月9日这个发布预警的时间节点十分合理,一方面保证了预报精准度,另一方面也为采取应对措施打出了提前量。但到了10日上午,天气形势又发生了新的变化,模式再度出现分歧。低涡中心的路径是否会更偏西?暴雨落区是否会随之发生变化?还是会依照此前判断的趋势发展?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符娇兰陷入纠结。

  最终,基于中央气象台正在大力发展的多模式融合定量降水预报客观方法,基于预报员的经验积累,也基于多地联动的综合判断,以及风云四号B星快速成像仪对华北及周边地区的1分钟连续观测,10日,预报结论得到修正——暴雨落区在低涡中心东侧的低空急流带附近,将主要影响华北平原地区。中央气象台于10日18时升级发布暴雨黄色预警。事后证明,这个预报结论与实况更为接近。

  修正后的预报结论,迅速传播开去。7月10日下午,北京市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11日至12日北京将迎来今年以来最强降雨”的消息一经发布就迅速发酵,气象专家解读降雨的视频火遍朋友圈。从微博热搜到小区业主群,从理发小哥到快车司机,人们都在议论即将到来的强降雨。这样的情形,也随着预报预警的传播,在京津冀地区及周边多地的街头巷尾同步上演。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灾害时,强调最多的话语。为人民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是面对极端降雨时,气象部门最义不容辞的选择——

  为民

  7月12日早上,北京市民耿立久违地在周一睡了个懒觉——前一天晚上,公司通知11日夜间至12日全天有暴雨,弹性或错峰上下班;学校告知,孩子居家学习不用到校;他刚装修完的房子,也在昨天看到天气预报后,提前关紧了门窗。

  耿立“稳稳的幸福”背后,是预报定调后全社会的应急联动。针对此次过程,中央气象台发布暴雨预警11期、强对流天气预警7期,与水利部联合发布山洪灾害气象预警,与自然资源部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北京、山东、山西等地共发布暴雨、大风预警信号1262条。预警迅速被转化为行动,共同筑就防灾减灾的坚城。

  这座为人民而筑的坚城虽然无形,但它带来的安全感,却比任何城墙都更厚重。

  在北京,12日降雨高峰恰逢早高峰,雨伞、雨衣、拖鞋、短裤……早有准备的市民出行时“全副武装”。与此同时,交通防汛应急保障就绪,2500余名应急防汛人员到位,200辆地面公交机动运力随时投入运行,地面和高架地铁线路自动驾驶列车改为人工驾驶,早晚高峰加开临客列车……严密的应对措施,再加上弹性、错峰上下班政策,暴雨中的北京周一早高峰,比平日更加平稳有序。

  在天津,原本做好“看海”准备的市民发现,雨后城区积水迅速退去。原来,根据预报,天津水务部门提前调度,各道水闸联合赶潮提闸泄水,海河与潮白新河里自沽闸以上水位降低近1米,中心城区及环城四区二级河道普遍降低1米以上,三条入海河道合计泄水1亿立方米,为强降雨预留调蓄空间。

  在河北雄安建设项目现场,防洪沙袋提前布置完毕,防水应急备用发电机、抽水泵随时待命,施工现场预先布设的引水渠畅通无阻,防汛物资库备用物资齐备无虞。与此同时,在河北水利厅的调度指令下,黄壁庄水库、王快水库、安格庄水库、白洋淀于7月11日上午开始泄水,可能出现的洪水被消弭于无形。

  在山西阳城,特大暴雨引发山洪,700名游客受困蟒河景区,早有准备的阳城县政府组织专业救援队伍,700多名游客全部安全送返。在河南云台山,大批游客前来参加电音节,景区在7月11日收到预警信号后迅速疏散游客,暂停活动,这天,云台山老谭沟测得185毫米降水量。在山东德州,多家企业在气象部门的指导下错峰上班……

  辽宁,是这轮暴雨影响的“最后一站”。在岫岩,全县录得176.6毫米的平均降水量,邓家堡站达294.5毫米。暴雨来临前,全县紧急转移低洼易涝及沿河地区22615人。

  回望整个降雨过程,从预警发出到暴雨降下,紧张的气氛贯穿始终。雨何时下、落在哪里、会下多大,从预报员关注的专业问题,变成了全社会关心的公共议题。在气象部门不懈努力下,对灾害性天气的警惕,已经变成了社会的自觉。

  事实证明,面对暴雨,精准的预报与及时的预警是实实在在的“担当敬业组”。汛期仍未结束,“七下八上”已至,华北雨季刚刚拉开大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筑牢气象防灾减灾第一道防线,气象部门仍任重而道远。(叶奕宏、王若嘉、刘若馨、张妍、谢盼对本文有贡献)

  (作者:刘钊)

本文来自中国气象局,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