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预报预测系统在西南地区的检验与应用”获进展

国家减灾网消息    本报讯 通讯员李萍报道 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李跃清、陈永仁研究员主持的中国科学院A类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美丽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工程“气候变化条件下山地致灾风险绿色调控关键技术与示范”项目子题“预报预测系统在西南地区的检验与应用”获得进展。其中,实时向项目山地灾害风险模拟平台推送的高分辨率降水和温度产品,在2020年“6·17”甘孜丹巴泥石流、“6·26”凉山冕宁特大山洪泥石流等预报、分析、模拟、研究中成功应用,效果显著。

研究业务人员紧密围绕山地致灾风险防范、山区脱贫攻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需求,针对应用平台、示范区两个核心目标,揭示了西南地区极端旱涝与暴雨事件精细特征,推送了西南区域高分辨率模式数据产品;获得了西南山地灾害多发区精细化数据资料,完成了青藏高原东缘倾斜边坡山地多点组网加密观测试验;关键数据实时进入区域天气预报平台和模式,基于模式预报的高分辨率数据用于山地灾害风险预警平台。

“研究中,我们发现了极端降水量与频数主要受水汽输送和收支影响,而极端降水强度主要受区域和局地地形影响的事实。”李跃清介绍,团队还提出了极端降水事件是青藏高原东缘复合地形下,区域特殊地形与低纬不同水汽输送多尺度相互作用的结果,建立了山区极端暴雨发生的一种新机制;检验和评估了西南区域数值模式SWCV-WARMS对极端暴雨的预报能力,发展了一套基于模式产品的协同订正技术,生成了1公里×1公里及1小时的高分辨率预报与实况数据,有力支撑了项目山地灾害风险模拟平台。

据悉,该项目在2020年度成果与工作综合考评优秀,位列15个子题前列。明年,项目中山地灾害风险平台将投入实际运行。

本文来自国家减灾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