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科普园地
  3. 地质灾害

突发性地质灾害:城市地区人类活动诱发的数量超过70%

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由于其成灾时间短、隐蔽性强、破坏力大,而成为防灾减灾研究的重点。

全国306个城市中,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多发城市区域,多在山地及高原地区,如滨海山地、湿润山地、岩溶山地及黄土高原等,而平原区城市中崩滑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也不可忽视。地质专家指出,山前平原城市易诱发崩滑流等灾害,如北京、石家庄、洛阳、开封等城市,紧邻燕山及太行山山脉,在山区向平原的过渡地带,具备了崩滑流灾害发生的地质条件;此外,部分平原区城市中分布着少数丘陵山地,如长江中下游平原及珠江三角洲平原区内的襄樊、武汉、佛山等城市,地形切割较为强烈,人类活动影响显著,也是崩滑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的多发区。

经调查统计,就崩滑流及不稳定斜坡灾害发育的绝对数量而言,滨海及湿润山地城市发育最多,而就其发育的强度而言,黄土高原、岩溶山地、湿润山地及滨海城市相对发育强烈,每1万平方公里范围内发育的灾害数量均在480处以上。

灾害成因

地质条件是控制因素。

崩塌、滑坡、泥石流与边(斜)坡等地质灾害,主要受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等地质条件的制约。据统计,65%的主要城市分布在可能发生此四类灾害的地区。

水文气象为天然诱发因素。

在降水集中季节,尤其是洪水或风暴潮发生的时候,易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与边(斜)坡等地质灾害发生。在城市以外的区域,水文气象诱发的灾害在90%以上,但在城市地区天然诱发比例相对小很多。

人类活动为主要诱因。

城市建设中的边坡不合理开挖、不正确的工程施工、地下水过量开采、水库蓄水、排水泄水、植被破坏等,都有可能诱发地质灾害。研究发现,城市地区崩塌、滑坡、泥石流与边(斜)坡破坏的人类活动诱发(或参与诱发)率分别高达71.03%、88.43%、73.18%、97.21%。研究表明,在城市选址、规划、建设、施工甚至运行的各个阶段,都可能诱发地质灾害。

如何应对

◆ 开展地质灾害调查,进行易发性、危险性评价。

◆ 进行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治理。

◆ 开展地质灾害监测和预警,必要时进行人员疏散。

◆ 科学避让地质灾害,针对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易发性、危险性及其影响范围,将城市建设区域划分为禁建区、慎建区和可建区,合理规划城市建设布局。

本文来自国家减灾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