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走近海洋 远离灾害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鄂歆奕 贺靓

  5月12日是我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当天,由自然资源部海洋预警监测司主办,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海洋减灾中心、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大连市自然资源局、东海预报中心、大连海洋环境监测中心站、福建省海洋预报台、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营口市海洋预警监测中心联合协办的《走近海洋,远离灾害》海洋灾害科普线上直播活动启动。北京市海淀区实验小学、中国农业科学院附属小学的师生受邀全程观看参与。

  活动首次尝试多地联合直播,走进预报制作平台、海边、观测站,多视角、全方位科普我国海洋防灾减灾情况,也从不同角度展示了我国海洋防灾减灾事业的发展现状。据不完全统计,本次直播全网在线观看超过90万人次,有助于提升全民海洋保护及海洋灾害防御意识。

  介绍海洋灾害防御体系

  随着夏季汛期到来,我国海洋灾害逐渐进入高发期。我国海洋灾害预警报工作如何开展?

  “从海洋灾害防御角度来讲,观测与预报是有效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手段之一。”直播中,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室首席预报员董剑希介绍了目前我国初步建立的海洋环境和海洋灾害立体监测网,以及由国家、海区、省级、市县级四级预报机构组成的海洋预报体系。

  观测方面,“从空中的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到岸边的站点观测、雷达观测,再到布设在海洋中的浮标观测和平台观测设施,还有调查船、志愿船等都可以开展各种要素观测”。董剑希介绍,观测数据会实时传输到各级预报部门,为预报提供基础数据。

  预报方面,董剑希介绍,目前我国海洋预报体系包括1个国家预报中心、3个海区预报中心、11个省级预报中心和38个市县级预报机构。

  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海洋灾害预警报制作发布平台,该中心相关人员讲解了海浪、风暴潮、海啸、海冰、赤潮等灾害的发生过程、观测预报手段以及海洋预报产品的制作和发布。董剑希介绍,预计有海洋灾害发生时,预报机构会提前7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制作预报产品,并通过传真、电视、广播、微博、微信、短视频、新闻客户端平台等向政府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发布预报信息。

  普及海洋灾害相关知识

  直播中,董剑希与国家卫星海洋应用中心副主任刘建强、自然资源部海洋减灾中心陈新平等人,先后介绍了风暴潮、灾害性海浪等海洋灾害知识,我国海洋卫星观测、监测相关海洋数据情况,以及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功能。

  董剑希告诉大家,风暴潮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海洋灾害,造成的损失占全部海洋灾害损失的92%以上。海浪是海上航行船只最主要的风险源,近10年来仅在我国,每年因海浪死亡人数平均约为60人,经济损失超2亿元,且全球海浪灾害均呈现逐年加重的趋势。董剑希建议,接到预警信息后,沿海居民要服从当地政府应急部门的安排,有序转移或撤离危险地带;海上船只应尽快进港避风。

  刘建强则介绍了监测台风、风暴潮的利器——海洋卫星。目前,台风监测已实现业务化运行,每天制作单星单轨和全球网格化风场专题产品、全球海面风场融合专题产品以及台风监测专题图。利用海洋一号卫星的海洋水色扫描仪、紫外成像仪多时次的数据制作台风云图及动图,可分析台风云系结构及变化,为台风风暴潮预报提供准确的信息服务。

  走进海洋监测预报一线

  辽宁营口白沙湾海洋观测站、大连长海小长山海洋环境监测站、深圳市海洋监测中心……跟随直播镜头,多地海洋监测预报一线的工作场景出现在观众眼前。

  营口地处中纬度大陆边缘季风区, 天气过程复杂多变。近年来,营口市海洋预警监测中心配合辽宁省自然资源厅建立了辽宁营口白沙湾海洋观测站和无人机监测基地。直播中,该中心工作人员告诉大家,这是该省首个集无人机机场、海上执法船基地和海洋监测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对辽宁乃至渤海湾海洋环境监测及海洋经济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

  大连沿海主要受冷空气、温带气旋及二者共同作用的影响,易遭受温带风暴潮和海浪灾害。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大连市编制了海洋自然灾害预警监测工作应急预案,建立起覆盖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各级应急管理部门、各涉海企业等的预警报信息发布体系。

  在深圳东山湾码头等地,深圳市海洋监测预报中心海洋预报工程师刘敏聪、徐宇程等,介绍了海洋潮位站、四色警戒潮位标志物、海上浮标等监测设备。该中心工作人员在直播中呼吁,公众在沿海地区要及时关注海洋预报和警报信息,注意自身安全。

本文来自自然资源部,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