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浙江】风险普查先行先试,浙江温岭市这样做!

浙江温岭市完成3240个对象调查

摸清“四山一水五分田”风险底数

记者 杨晓青 通讯员 高敏

温岭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全境“四山一水五分田”,三面临海,受台风等各类自然灾害影响较重。自2020年启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工作以来,该市先行先试、攻坚克难,共对3240个普查对象进行调查,已完成海洋灾害、地质灾害、交通基础设施等调查与评估,以及承灾体、综合减灾资源、重点隐患、历史灾害等数据采集工作。在推进普查过程中,该市边试边总结,形成了一套工作经验。

合理统筹 健全机制框架

被列为省级试点县后,温岭市迅速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普查领导小组,实施“1+6+X”的机构运作模式,即由普查领导小组“1个口子”统筹协调,以6大灾种所涉及的6个普查主要参与部门协同推进,其他各相关部门和镇(街道)共同参与,配以“一体两翼”的工作思路开展普查工作,即以普查办为主体,各部门与第三方单位为两翼,内外共同开展。

普查领导小组结合温岭实际,制定了《温岭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省级试点实施方案》和《温岭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建立了主任负责制、联络员工作规则、周例会和月会商等制度,落实职责分工,健全工作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加强保障 破解经费难题

经费保障是做好普查工作的关键。但普查试点工作无先例可循,工作中存在大量不可预估的情况,特别是经费如何测算、申报等没有标准答案。

在预算申请方面,考虑到按照多部门申报预算经费总量偏大、存在任务交叉重复、弹性空间大等现实问题,该市普查办牵头统筹普查经费预算申请工作,及时组织各行业专家对普查工作量进行分解,以不进行重复调查的原则核算经费,编制形成相对科学的经费预算,最终争取到1700万元市级财政经费保障。

在经费分配方面,为将资金最大化利用,该市以“精准测算、分级分包”的形式统筹安排资金,尽量利用现有历史数据,发挥镇街、相关部门、村(社区)干部以及网格员的作用,尤其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尽可能减少资金支出。

重视宣传 多方联动造势

相对于人口普查,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的知晓率在民众中并不高,对风险普查的了解也较少。为顺利推进普查工作,让民众积极配合工作开展,该市普查办宣传小组在全省率先组织召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专题新闻发布会,向各类媒体和社会公众介绍普查的背景意义、对象内容、时间安排及需要公众配合的事项等,利用电视台、报纸、微信公众号及户外广告等媒体、平台开展宣传,营造了良好的普查氛围,扩大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同时,该市利用开展普查人员培训的机会,在学校等人员密集场所开展自主培训工作,既达到了培训的目的,又起到了宣传的效果。特别是市教育局主动协助调查工作开展,在全市校长会议上,邀请普查技术人员现场培训讲解调查表格填报方法和注意事项,使后续上报的数据质量好、整改效率高。

严抓质量 反复核准检测

据统计,温岭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调查范围包括全市31个部门、17个镇(街道)和662个行政村(社区),106条重点隐患,268条历史灾害,333座桥梁,10270万平方米房屋等,调查数据量位居试点县(市、区)前列。

为确保数据的完整性、逻辑性、对比性,该市普查办制定了分块分线同步进行、分级分行业多轮审核的普查计划,对数据收集、填报、审核等环节提出具体要求。如在固定资产调查中,因原始数据缺失出现了某些栏目数据漏填的情况,在后续审核过程中无法摸清数据具体来源,因此增加了“有空必填,没有填0”新要求,尽最大可能保证数据完整;若出现寄宿生人数≥在校生人数、室外运动场地面积≥占地面积这样的硬逻辑失误的数据和普通公共服务设施应急通信保障方式有专用通信线路、温岭地区所受自然灾害类型出现地震、规模相近的学校容纳人数大大高于平均值这些违背软逻辑(生活常识)的数据,都要再次进行核对,保证数据符合逻辑、经得起对比推敲;收集的数据都要经由村级调查员(网格员)、镇街普查办、市普查办三级多轮审核,其中镇级审核时,针对村本级数据直接审核,村所属单位数据由行业部门审核;对于具有物理属性的数据,由普查技术人员携带笔记本电脑和纸质版资料到现场一一定位,与填表人核对数据,最后由调查对象单位、统计负责人、填表人签字盖章确认。

截至目前,温岭市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已完成数据检验复核20000余条次。同时,该市还开发了“数据审核系统(应急管理部分)”,通过上传表格模板,瞬间检测结果,实现高效数据审核。下一阶段,该市将总结主要做法和经验,形成可推广的实施方案,根据终版《技术规范》对普查结果加以完善,做好成果共享,形成数据库,积极推进普查成果在灾害防治、应急管理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本文来自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信息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