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山东】打造“岚山样板” 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初显

9月10日,山东省气象局组织召开风险普查台风灾害模拟数据适用性与气象服务研讨会,持续深入推进全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

自去年8月山东启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以来,全省气象部门稳步推进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取得阶段性成果。

试点先行打样板,推广普查技术路线

日照市岚山区作为全国自然灾害风险普查试点先行地区,全面完成普查试点“大会战”12方面25类92项调查任务,建立综合灾害风险数据库,完成8种气象灾害致灾因子调查预评估和综合风险区划,探索形成普查工作“岚山样板”。

试点先行探索出的“岚山样板”,发挥着辐射效应。济南、青岛、泰安、日照、滨州等5个市局采用岚山普查技术路线,按照最新技术规范计算人口、经济、小麦、玉米、水稻5类承灾体普查成果,完成普查图件和技术报告。

济南市平阴县气象局参与探索省级试点技术路线,济阳区气象局与区应急管理局共建、共享信息员队伍;青岛市崂山区气象局推进风险普查经费落实,普查任务按时完成;日照市气象局推进东港区、莒县、五莲县普查试点工作,形成市级风险普查“三四五日照模式”;滨州市气象局建立日调度、周通报和分析研判的机制,坚持业务培训、精准填报和数据审核到一线;新泰市气象局确定“试点任务分解、发挥基层力量、花小钱办大事”普查思路,创新“四动四强化”普查模式;菏泽市气象局组织修订气象灾害风险普查实施方案,提升气象灾害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聚焦确定技术路线和解决区域站资料质量参差不齐、冰雹记录缺乏等难点,我们重组了数据资源和技术力量,开展区域站数据质量控制、雷达资料识别反演冰雹信息等工作,为全面普查做好技术支撑和数据准备。”山东省气候中心主任薛晓萍表示,按照最新技术规范,山东省气象局目前已完成12个国家级、2个省级试点县工作,收集整理承灾体共享数据原始纪录4500余条,分析200余个气象站观测资料,形成8大类9个灾种风险普查成果。

“加减乘除”优管理,形成良性循环

“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是一项全新工作,涉及面广、专业性强、技术要求高、采集数据多。”山东省气象局总工程师李刚表示,为此,气象部门发挥联动机制,采取“加减乘除”四项举措,形成良性循环。

针对普查新任务,山东省各级气象部门在机构与人员队伍、方案与技术规范、经费保障方面做好“加法”,保障人、事、财协调;在完成试点任务前提下,联合普查办创新“一张表、一清单”,减掉重复项目;协调气象部门和地方普查队分工推进,推动协调配合与技术应用做“乘法”,提高工作效率;推进区域自动站数据质量控制、完善高温灾情普查信息等,剔除错误、无效数据,把好普查数据质量关。

今年以来,山东气象部门结合中国气象局“一路三方”交通安全机制试点建设、乡村振兴专项建设和山东省防汛防台风、森林防火等实际工作,将普查成果、危险性评估和区划等内容加入省市县一体化业务平台,高度关注气象灾害风险高发区和人员、经济密集区域,及时发布精细化网格预报和灾害风险预警。

下一步,山东气象部门将完成全省气象灾害综合风险普查与区划工作,进一步完善普查试点成果并推广应用,在防汛抗旱、农业生产、森林防火、交通等领域发展气象预报业务,加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服务。(徐浩然、鹿绪波、龙红星、鲁亓、张春雨、张翠英对本文有贡献)

本文来自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信息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