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防汛减灾要坚持底线思维

防汛减灾,是关系粮食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不断取得新进展,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特别是科技支撑作用显著提升。

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多、影响范围越来越广,特别是暴雨洪涝干旱等灾害的突发性、极端性越来越明显。据预测,今年“七下八上”期间,我国洪旱并重,局地暴雨洪涝多发重发。对此,各级领导干部必须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的目标,切实把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

一方面,面对充满不确定性的水情雨情汛情,必须坚持底线思维。尽量想透各种可能性,精准研判预警,提高局部强降雨、台风、山洪、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监测预报水平,落实预警“叫应”机制,强化多部门联合动态会商,提前果断转移避险,在守住防汛安全底线基础上向最好结果努力;另一方面,必须坚持极限思维,既要知晓“力所能及”,又要考虑“力有不逮”,往最好处努力、做最坏处准备,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灾害损失。

在此方面,古人曾留下高超智慧。例如,苏轼出任徐州知州时遭逢洪灾,他率领百姓抢修堤坝、加固城防,终令洪水平安过境。事后,他进一步思考:“水退城全,暂获息肩,然来岁之忧,方未可量。”于是,又以“百年一遇”的标准修缮完固徐州水利工程。后人赞誉:自公去后五百载,水流无尽恩无穷。

汲取古今智慧、立足当前实际,我们要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筑牢“防抗救”全链条。今年4月,2023年全国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全国726座大型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公布,防汛责任层层压实。在防汛关键期,广大领导干部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精神状态和枕戈待旦、箭在弦上的备战姿态,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抗旱责任制,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切实做好组织准备和工作准备,确保防汛有力、抢险有效、救灾有序。同时,动员组织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防汛救灾一线挑重担、当先锋、打头阵,凝聚起抢险救灾、应急处突的强大合力。

瞄准重点区域和薄弱环节,做好中小河流洪水、中小水库出险和城市内涝等灾害防范工作。一方面,要以大江大河干流及重要支流上的在建工程、病险水库、坝下有村庄的淤地坝为重点,逐一对度汛方案和应急措施进行检查,督促落实;另一方面,对各类水库、河道堤防、桥梁涵洞、蓄滞洪区、山洪灾害易发区、旅游景区等重点区域以及石油化工、交通干线、电力能源等重要基础设施,持续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做好“绣花功夫”,确保险情抢早、抢小、抢住。近年来,城市内涝问题越发突出,多地纷纷更新城市治理理念,推动城市内涝治理取得进展。但也要看到,不少城市仍不同程度存在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为此,要加快形成“源头减排、管网排放、蓄排并举、超标应急”的城市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找准易涝积水点和其他风险点,加强预警提示、完善应急措施。对于山区、乡村等,由村“两委”统筹调配本区域各类资源和力量,组织开展应急抢险工作。

积极构筑防汛减灾抢险“青春堤坝”。针对汛情险情,广泛组建青年突击队、志愿服务队,号召动员广大青年特别是有相关专业技术特长的青年,积极参与险情排查、抢险固堤、河道疏通、紧急疏散、救援救助、物资转运等各类任务。同时,组织青年志愿者开展便民利民服务,做好群众安置、秩序维护、医疗防疫、心理疏导等各项工作。当前正值暑假期间,应充分发挥返乡大学生作用,开展青少年安全意识教育和防灾避险自护教育,广泛开展防汛救灾科普宣传,为城乡社区居民提供防汛预警、应急救援、交通安全等相关知识,帮助他们树牢避险意识,掌握必备的应急知识和自救技能,筑牢防汛减灾的人民防线。

本文来自光明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