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守护三晋天蓝水清地绿——山西气象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纪实

走进太行山,看群峰披绿;流连汾水畔,观芦苇摇曳;静坐古城墙,赏碧空如洗。从煤灰笼罩到天蓝水清地绿,历经巨变的山西,越来越吸引人们的目光。

蝶变的背后,气象之力不可或缺。近年来,山西气象部门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发展的全流程各领域,主动融入全省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统筹服务山水林田湖草系统综合治理,为“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提供保障,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落地。

顶层设计 每一步都迈出底气

从打造“能源革命排头兵”到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从实施大气污染与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到实行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在山西省生态文明建设大局中,气象部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以及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高位谋划、深度融入,找准气象保障大气污染防治、生态修复治理、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

纲举目张,对标新形势新需求,山西气象融入生态文明建设的每一步,都走得坚实有力——

2018年,山西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行动计划出台,提出打造政府主导、部门合作、社会参与的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大格局,建设较为完善的生态文明气象保障服务体系,增强生态气象综合观测能力、大气环境治理气象预测评估能力,不断挖掘气候资源,服务绿色发展。

围绕打赢蓝天保卫战,省气象局明确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工作方案,强化基础业务、科技创新、区域合作、部门联动,重点做好京津冀周边地区四市及汾渭平原四市等重点区域的大气污染防治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2019年,省气象局制定气候变化重点工作计划。加强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气候可行性论证与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多层面开展科普宣传,推动气象服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向更高层次发展。

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气象保障规划编制工作启动。聚焦山西境内黄河流域防汛、云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服务需求,推动气象服务提质增效。

一系列顶层设计的优化,让气象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有章可循。山西气象部门对目标任务进一步实行清单化管理,确保措施落到实处,产生效益。

举措落地 奋力绘出美丽画卷

“矿山修复的困难不在覆土,在复绿!”这是临汾市浮山县康达冶炼公司第二采石场负责人李斌的肺腑之言。

李斌早已不再从事开采工作,他现在的身份是一名生态恢复治理工作者。采石场坐落于浮山县司空山上,年初整座山还是“千疮百孔”的景象;现在,则是一片绿意。其中缘由,李斌看得真切。“县委、县政府重视,下大力气对矿山进行生态恢复治理。”

然而,治理过程并不一帆风顺。“最初以为种下树苗就完事,可实际并没这么简单。”李斌说。

今年6月,浮山县出现一场大暴雨,许多新栽的树苗被拦腰折断。加之山顶风大、太阳暴晒,刚栽下的树苗也很难扎根生长。后来,气象部门主动对接采石场提供精细服务,一有强降雨来临,便提前通知采石场采取防范措施,护坡固土,大大增加了树苗成活率。

如今的司空山,油松、白皮松、侧柏和紫花苜蓿错落分布,彻底脱下了“旧黑衣”,重披“新绿装”。“这离不开具有科技含量的气象服务。”忆起治理过程,李斌对气象服务赞不绝口。

这是山西气象部门全力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全省气象部门陆续开展本省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植被覆盖度、生态质量指数、气象条件及变化趋势等评估业务,完成山西大气颗粒物监测年报、霾评估年报、酸雨监测年报和生态遥感年报,紧跟治理步伐,细化保障举措。

山西省气象局依托高分卫星数据开展汾河源头水源涵养生态功能区生态变化及效益评估,常态化开展森林草原火情热点监测。落实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在太行山区开展自然人文和气象景观旅游资源调查和选址,推进太行山国家公园创建。

在“两山七河一流域”生态修复过程中,山西气象部门发挥人工影响天气优势,捕捉时机开展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截至今年11月,共组织开展飞机人工增雨(雪)作业144架次,地面増雨(雪)作业1203次;开展地面防雹作业219次,累计防雹作业面积达6638平方公里。今年3月17日,榆社发生森林火灾,气象部门及时开展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助力扑灭火灾。

气象赋能 留住绿色释放红利

除了在生态治理上持续发力,在赋能生态旅游上,山西省气象部门同样“实招”不断,亮点频现——

长治市气象局创新服务形式,积极探索“气象+旅游”发展新思路,逐步形成“一项协议、一个专业气象台、三个核心传播平台、多种指数服务”的气象服务格局。同时积极开展气候资源品牌认证,助力长治市先后获得“中国天气·避暑之城”“2019避暑旅游样本城市”等称号。

晋城市陵川县利用优良的气候生态资源,打造全域旅游名片,擦亮“清凉胜境,康养陵川”品牌,为陵川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气象助力。

在临汾市翼城县历山风景区,以“七十二候历”为亮点的气象特色小镇,成为当地生态旅游一大看点。

山西气象部门还深入推进区域性气候可行性论证工作,先后为山西综改示范区潇河产业园区太原起步区、晋中开发区和大同、孝义经济开发区等开展区域评估。

同时,联合农业农村部门推进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给安泽连翘、洪洞牡丹花茶、花蕊茶等特色产品贴上气候“身份证”,释放出实实在在的气候红利。

不仅如此,气象部门还积极开展太阳能、风能气候资源开发利用评价,把美丽环境转化为美丽经济,让更多百姓吃上“生态饭”。

气象助力下,那个“人说山西好风光”的美丽山西,正大步向我们走来。

( 王云亮、李少魁、司艳敏、王叶林对本文有贡献)

(来源:《中国气象报》2020年12月23日一版 作者:文科 武雅丽 李义石)

本文来自中国气象局,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