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陕西:以数据为基 优智慧服务

咸阳智慧气象应用,依托智慧城市建设,紧跟数据融合、价值聚变的时代步伐,共享各学科、多部门信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和网络通信等,开发了咸阳智慧气象系统,包括与之相配套的咸阳智慧气象微信平台、县级智慧气象应用系统、网格化管理平台等,不仅能提升地方政府防灾减灾的科学化和智能化水平,还能为公众提供触手可及的贴心气象服务,获评2020年数字陕西建设最佳实践案例。

致力于提升咸阳智慧城市气象防灾减灾能力,2015年,咸阳市气象局与市信息办签署《共同推进咸阳智慧气象建设合作协议》。2017年,咸阳智慧气象应用项目应运而生。

大数据融合共享,防灾减灾科学化水平提升

咸阳智慧气象应用融入气象信息的防灾减灾大数据,不仅囊括天基、地基、空基各类气象观测数据,还涵盖国土资源、防汛、民政等10个涉灾部门数据,并可随时获取城管、公安等部门的视频监控画面。

2020年8月11日凌晨,一场暴雨席卷咸阳城区,多处道路被淹,交通受阻。在咸阳公安局交警支队值班室里,副支队长李朝阳根据监控雨情状况和雨势预报,迅速调度各个街道的执勤交警。“我们能从咸阳智慧气象系统中随时看到各交通要道的降水实况和预报信息,据此科学开展交通调度工作。”

在该系统中,咸阳2D和2.5D精细化基础地理信息叠加了全市440个地质灾害隐患点,城区35个内涝风险隐患点、656个洪涝风险隐患点;点击平台上任意位置,相应的历史及未来10天天气状况都清晰可见;近3年的医疗数据、环保数据也在平台上实现共享融合,真正形成全市综合防灾减灾“一张图”。除此之外,利用气象资料与行业资料制成的用电量预测、发病率预测等大数据应用分析作用日益凸显,咸阳市气象局通过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管理、用数据创新,为政府决策部门“精准决策、指挥有力”提供可靠的科技支撑。

智能化体系应用 预报预警服务更加高效有力

“雨量提醒:截至8月7日2时,有28个站点6小时雨量达到35毫米,请关注。”依托智慧气象应用研发出的市县一体化智慧气象智能值班子系统发出一则语音报警。值班员收到短信报警后,结合降水实况和系统自动识别的落区快速确认预警落区,订正生成预警信号,涉及到的县(区)气象部门第一时间收到上级预警产品,实现快速预警发布。智能值班子系统能高效实现产品识别与发布,大大减轻了预报员的工作强度,比手工编辑制作节约了15分钟至20分钟。

智能值班子系统24小时监测气象数据,能够结合降水阈值设置自动识别、自动报警等功能,当预测到气象灾害时,会通过电话、短信等多种渠道将相关信息发送至相关负责人进行靶向预警,是一个集综合监测、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等于一体的综合平台。

“提前设置好春节风格的背景图片,根据选点就可以实现定点预报,景区气象预报既美观又全面。”预报服务人员王丹熟练操作着咸阳智慧气象预报制作模块,不到1分钟,为春节定制的个性化假期咸阳景点预报产品便自动生成。

咸阳市气象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英介绍,交通定点预报、景区预报、上下班预报、赛事预报等预报服务产品都可以在该系统上快速实现,相比以往文字化预报产品,个性化的服务产品更受大众喜爱。

气象信息“跃然指尖” 预报服务更加准确贴心

如今,“咸阳微信”公众号已成为市民指尖上的气象服务专家。

2017年,咸阳市气象局组建技术团队对咸阳微信公众号进行升级改版,根据GPS定位,使得公众能够随时获得3公里×3公里、逐小时天气实况和短时天气预报以及精确到街道的气温、天气等实况信息。同时,可以根据使用需求,定制旅游、上下班等精细化气象预报产品。

咸阳市2018年印发《咸阳市促进大数据发展实施方案》,确定气象部门牵头联合交通、环境、农业等部门负责做好智慧气象防灾减灾大数据应用融合。经过两年多创新实践,气象部门融合环境保护、防灾减灾以及农业农村等部门的行业大数据应用项目逐步投入运行,为咸阳市大数据发展提供了良好储备。

数据是基础,产品是核心,服务是目标。咸阳市市长卫华评价道,在智慧城市应用上,气象部门迈出了可喜步伐。下一步,咸阳市气象局将因势利导,挖掘整合更多行业大数据,提升气象技术研发主力作用,实现气象服务产品的个性化、广覆盖和高质量,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气象服务。

(作者:王瑾婷)

本文来自中国气象局,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