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山东】滨州市滨城区“四个三”工作模式 打造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滨城样板

滨州市滨城区作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122个试点县级行政单位之一,2020年自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在省、市普查办指导下,积极探索创建“四个三”工作模式:高位推进,夯实“三个根基”;统筹协调,建立“三项机制”;凝聚合力,突出“三级联动”;严把质量,坚持“三线并进”,全力打造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滨城样板。滨城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四个三”工作模式得到了国家普查办充分认可,国家普查办来滨城区视察后,对滨城区的做法在国普网刊发,随后济宁,潍坊,德州等地纷纷前来学习考察取经。

滨城区地处黄河三角洲腹地,濒临渤海湾,是滨州市的主城区。辖区人口集中、企业众多,地势低缓、河流遍布,雨季集中又多雷暴天气,应对洪涝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较弱,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极为重要。防灾减灾救灾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开展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摸清灾害风险底数,是落实灾害风险管理理念的关键举措。

截至2021年5月,滨城区应急部门、住建部门、水利部门、自然资源部门等关键行业部门已经相继完成数据调查摸底工作。其中应急部门完成1443条数据,交通部门完成高速公路、国省干线和农村公路1839公里,并且全部完成审核质检。水利、住建、林草、地质等相关部门正在进行县级质检,下一步将通过汇交系统进行数据汇交。

 高位推进:夯实“三个根基”,确保各参与单位高要求、高标准、高质量完成普查试点任务

夯实思想认识根基。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启动试点以来,滨城区严格按照国家、省、市普查工作领导小组要求,克服普查范围广、时间跨度长、普查难度大等实际困难,以全面掌握辖区自然灾害风险隐患情况、提升抵御自然灾害综合防范能力为目标,将普查试点工作列入区委、区政府重点任务清单,制定推进矩阵图,明确工作任务、标明时间节点,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真正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落实精准。

夯实组织领导根基。高规格成立了普查领导小组,由区委常委、副区长为组长,18个区直部门分管领导为成员,普查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区13个乡镇(街道)、20个区直部门同步成立普查工作专班,由主要领导担任普查专班的负责人,上下联动,综合协调,提高了普查效率。

夯实人员队伍根基。汇聚区应急、自然资源、住建、交通等涉灾部门骨干力量参与普查,严格检查,步步把关,共同作战、同向发力,为普查顺利开展提供坚实保障。各部门普查人员主动对接专业团队,全程参与普查工作,协同执行相关普查任务。编制了一套符合滨城实际、操作性强的工作方案和实施方案,确保准确无误,优质高效。

 统筹协调:建立“三项机制”,确保普查任务严要求、快节奏、高效率的推进落实

为提高普查质量和效率,建立了建立日调度,周通报,月研判“三项机制”,做到既责任分工明确,又能数据共享共用,形成了“统一指挥协调、统一部署合力、统一工作纪律、统一问题反馈”的“四统一”工作模式。

建立日调度机制。普查工作采取每日一调度,调度方式主要采取集中调度、专题调度、电话调度等方式。日调度内容主要包括普查工作进展情况、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下一步的工作计划等。

建立周通报机制。为督促各行业部门积极开展普查工作,区普查办负责对各行业部门普查进度进行汇总,于每周一以通报形式报送普查领导小组组长,同时下发各成员单位,目前已下发11期。

建立月研判机制。区委、区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先后6次主持召开专题会议,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指导,对普查试点工作进行研判调度、 协调推进,并多次针对普查工作通报签批意见,要求各行业部门要严格按照时间节点开展普查工作,确保各项任务保质保量完成。

  凝聚合力:突出“三级联动”,确保普查任务全覆盖、全方位、全领域

滨城区作为滨州市主城区,除了承担本级普查工作任务外,还要承担市级数据调查,单位性质复杂多样,工作协调难度大。为此,滨城区先行先试、积极创新,建立市、区、乡三级联动工作模式。

坚持纵向沟通,与市级部门积极配合。滨城区与相关市直单位调查范围有交叉,按照市普查办“在地统计”工作要求,滨城区派出专家团队,与市直有关部门对接,调查学校、医疗卫生机构、体育场馆、公共文化场所等公共服务设施数据33条、市直部门政府减灾资源(能力)数据22条。

坚持横向协调,与区级部门协同联动。为保证普查数据的有效性,采取“一张网”汇总和“点穴式”指导相结合,在第一轮集中汇总数据的基础上,对数据质量不完善的行业部门进行上门指导服务,及时解决普查工作中存在的难点问题。

坚持网格融合,压实乡镇(街道)普查责任。为了解决基层调查数据复杂分散的问题,滨城区普查办以“全科大网格”为基础,组织各乡镇(街道)网格员、灾害信息员、志愿者等人员开展集中培训、集中数据填报,实现了“不返工、零错误、高效率”,既节约了普查时间,又减少了基层工作人员任务量。

  严把质量:坚持“三线并进”,确保普查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和有效性

手把手指导,业务培训到一线。为确保源头数据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滨城区采取边培训边普查,边学习边应用的模式,对全区600余名普查员开展业务培训,统一格式、统一标准、统一要求,“一把尺子量到底”。按照分镇办、分部门、分行业的方式,先后开展了6次专业知识集中培训、25次上门指导培训,使全区普查员尽快掌握普查工作的基本技能,为普查工作正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面普查,精准填报到一线。滨城区普查办联合各领域12名专家,全员上阵、全过程参与,结合《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技术规范》、省市专业要求和普查对象实际情况,分批、分组深入13个乡镇(街道)、7个区直部门、35个市级单位、400余家企业(单位)、485个家庭开展现场数据填报工作,确保普查数据不重不漏。

点对点把关,数据审核到一线。区普查办将部门、镇办数据填写情况与现有数据资料进行现场比对,发现不符合标准或与已有数据不匹配的情况后,迅速反馈,立查立改,确保有的放矢,及时修正。经审核无误后,要求各部门单位现场签字确认,实现错误核对到对象、修改到基层、数据上报到现场,做到纸质表数据与系统录入数据一致,并得到普查对象的认可。

滨城区坚持边普查、边总结、边整改、边运用,日前滨城区召开各灾种阶段性成果综合会审会,专家组成评审团,以听取汇报、闭门研讨、现场公布等形式,对普查成果进行综合研判会审。下一步,滨城区将在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试点的基础上,着力探索做好“查以致用”工作,强化普查结果运用,实现应急管理数字化、现代化,提升全社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将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成果与应急指挥平台相结合,为应急救援提供资源支持和决策参考;积极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突发公共事件,进一步完善提高应急避难场所规划建设;将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库与基层社区“全科大网格”数据库共享共用,实现防灾减灾能力与基层群众服务有机融合。

本文来自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信息网,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