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湖北】这群“技术宅”为风险普查“架桥铺路”

【湖北】这群“技术宅”为风险普查“架桥铺路”

  8月14日晚,全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应急系统清查工作完成,早于国普办要求的完成时限。这为湖北风险普查工作实现“从跟跑到领跑”奠定了良好开局。

这背后离不开一支技术团队——湖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软件系统与数据库组(下面简称软件组)的默默付出。

“先修路”:筑牢风险普查的技术基础

风险普查主要对各类致灾要素、承灾体、历史灾害和综合减灾资源(能力)等风险要素进行全面调查,并建立数据库,为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监测预警、应急指挥、抢险救灾、物资调度等提供数据和科技支撑。而实现这一切的前提是,要建立起一个链接国家、省、市州、县市区的数据上报、汇总网络。

据了解,在国普办风险普查软件系统基础上,各省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开发相应的功能,并与市州和县市区的系统打通。湖北省普查办软件组组长、省应急管理厅科技和信息化处副处长陈莉告诉记者:“就好比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先要修路,才有后面的行人通车。软件组就是起‘架桥铺路’的作用。”

5月25日,省普查办工作专班成立以来,由来自高校的教授和技术公司人员、省直部门工程师组成的软件组就正式开启了“打怪”模式。7月14日,湖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标志着湖北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正式在全省全面铺开。

因涉及海量的数据和众多的用户,在开展调查工作前,需要先搭建起足够的储存空间,部署好软件、调试好系统,才能确保后续信息上报、汇总的顺畅。但这项工作既要花钱,还要多方沟通协调。国普办根据各地反馈的困难给出了解决的建议方案。不过为了确保后续工作顺利推进,软件组在国普办正式发文之前,已经提前主动找国普办进行沟通,抢先一步掌握了部署资源的基本需求,并提前与政务云平台等多方沟通,顺利申请到两网部署资源35台服务器,存储资源约43TB,网络带宽整体满足120M,全部按照国普办最高要求完成了第一步的资源配置任务。该项工作在国务院普查办工作会议上多次受到表扬。

资源就绪后,软件组又积极与国普办软件建设单位对接,不到半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资源核验、软件下载、网络策略配置等部署工作。至此,省普查办的整个办公设备搭建完成。

消灭重重关卡 打通用户通道

大路修好了,还需要打通小路才能为人所用。这就需要软件组解决用户怎么用上这个软件的问题。

应急管理部通信信息中心华中技术服务中心现场负责人狄瑞晟告诉记者,不同于一般网站使用操作比较简单的域名登录,因工作特殊性的需要,国普办软件采用IP地址登录方式,需要用户自行进行域名转换登录。而使用该软件的用户为各级业务部门业务人员,无法熟练进行域名转换,影响工作效率。于是软件组统一进行解析和配置域名,帮助各级用户节省登录时间,扫除障碍。对于软件组的“技术宅”们来说,这项技术不难,但因为用户多,涉及面广,加班加点成常态。

由于从国家到省级、市州、县市区,各级技术服务单位不同,其使用的软件系统也各不相同,因此经常出现数据不匹配的问题。在为省风险普查软件进行测试过程中,软件组发现连接不上国普办的数据库。经过检查,软件组发现由于软件开发商不同导致了省普查办数据库的信号与国普办数据库信号不匹配。无奈之下,省普查办与国普办及其风险普查软件开发商反复沟通,重新确定软件使用方案,再进行数据组件适配。在软件组多方沟通协调下,目前省普查办已拟出解决方案,等方案确定,适配完成后,整个风险普查系统的部署、调试工作也将全部完成,只等“通车”了。

遥感数据监测,建立“天-空-地”一体化应急指挥调度体系

为了更好地应用此次普查成果,省应急管理厅将应急管理信息化建设项目与风险普查工作深入结合,拓展应急管理系统监管能力,也为此次风险普查赋予更深的意义。

省普查办在风险普查数据采集过程中,由于不同部门数据系统对接方式、更新周期等不同,导致人口密度、气象变化等动态数据难以收集或数据准确度不高,对后期风险灾害监测预警将造成直接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省普查办找到省政务管理办公室寻求支持,由软件组与不同部门的技术人员反复沟通碰撞,列出需求清单,最终其他部门按照省普查办的技术要求调整其数据更新周期、对接方式等,顺利完成动态数据的汇聚工作。

由于省减灾委成员单位目前基本只有针对单一灾害的模型和预案,缺少综合灾害评估模型、衍生次生灾害风险评估模型等的积累,因此直接使用这些已有的监测平台只能实现单灾种的监测预警,无法满足应急部门同时监测多种灾害、进行综合研判的需求。省应急管理厅一方面通过将各部门的灾害风险监测数据汇聚,对不同时段的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进行监测分析,另一方面,首次尝试在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预警系统上应用基于卫星遥感技术的数据服务,打破了灾害监测的空间和时间限制,建立起跨部门、跨地域的“天-空-地”一体化应急指挥调度体系,为政府相关部门应对重大突发事件提供技术支撑。

狄瑞晟告诉记者,运用遥感数据监测,不仅实现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单灾种、多灾种等灾害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而且可以突破之前无法精准监测小范围气象数据等技术难关,更精准地预测灾害发生的可能性、灾害强度及影响范围。例如发生洪水时,可以精准监测各区域具体的洪水分布情况、洪水的走向等信息,为应急管理部门更高效地进行应急资源部署提供决策依据。(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包东喜 通讯员 文月 殷峻)

本文来自国家应急广播,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