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中国气象局出台青藏高原冰冻圈与生态观测站网布局方案

■ “十四五”期间,将在青藏高原地区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观测功能齐全、运行稳定的冰冻圈和生态观测站网

■ 新增冰冻圈观测站92个,布设生态观测站27个,每种冰川灾害类型至少建设两个冰川观测站点

■ 构建青藏高原典型类型的冰冻圈环境与生态过程数据库

1月4日,中国气象局印发《青藏高原冰冻圈与生态观测站网布局设计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加强青藏高原冰冻圈和生态系统观测站网布局的统筹规划,加快推进青藏高原地区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建设,为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和重大工程提供科学支撑。

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气候与生态环境正发生剧烈变化,生态系统和冰冻圈不稳定性加大,大气-冰冻圈能量物质交换过程变强,灾害事件频发,“亚洲水塔”结构趋于失衡失稳,区域气候安全和水安全潜在风险加剧。

《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在青藏高原地区基本建成结构完善、布局合理、观测功能齐全、业务规范、流程科学、运行稳定可靠的冰冻圈和生态观测站网,使综合观测能力满足业务需求;通过长期观测,构建青藏高原典型类型的冰冻圈环境与生态过程数据库,支持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高原地区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研究。

《方案》从冰冻圈观测、生态系统气象观测和高原关键基础设施区域冰川灾害监测三方面明确站网布局。

基于现有站网布局,面向交通、水利、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旅游产业和民生工程等重大战略开展重点区域观测,新增冰冻圈观测站92个,形成覆盖青藏高原地区冰冻圈类型和能够反映冰冻圈变化的观测站网,达到全球冰冻圈观测(GCW)计划基本观测标准和全球气候观测系统(GCOS)标准;面向生态文明和“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修复等重大需求开展生态气象综合观测,在青藏高原地区布设27个生态观测站,基本形成覆盖青藏高原主要生态类型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系统气象综合观测站网;每种冰川灾害类型至少建设两个冰川观测站点,以冰川泥石流、冰湖溃决、冰崩防范为重点,在川藏线新增冰川灾害观测站5个,形成覆盖关键基础设施沿线冰川区及其灾害的观测站网。

气象部门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加强科学研究和观测队伍、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网络与信息系统,满足冰冻圈和生态系统敏感区的基本气象观测业务需求。

(作者:王亮 杨晓武)

本文来自中国气象局,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