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首页
  2. 动态信息
  3. 行业信息
  4. 新闻播报

智慧守护秦岭北麓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作者:孟可 李星

  鄠邑区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总面积752.8平方公里,是秦岭北麓核心保护区。2020年,自然资源部第一航测遥感院开始服务鄠邑区秦岭保护工作,承建的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智慧管控系统持续高效运行,在满足当前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智慧化需求同时,正努力成为展示新时期秦岭“宁静、和谐、美丽”的县(区)窗口。

  摸清生态家底 实现立体管护

  鄠邑区委、区政府坚决守护好秦岭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近年来探索出“数字秦岭、智慧管山”的工作模式。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智慧管控系统,是陕西省首家建成投入使用的县(区)级秦岭保护平台,也是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指挥、决策的重要载体和衔接省级监管系统的共享信息平台。

  作为全区秦岭生态管控体系的“大脑”,秦岭保护智慧管控中心链接着全区5个秦岭生态保护子站、51个分站以及网格员、镇村干部等秦岭生态保护“流动站”,并以此为中心构建起秦岭生态保护区范围内信息汇聚共享、专题决策支持、事件快速反应及协同指挥的综合管控机制。

  摸清鄠邑区秦岭生态家底,是实现各类数据有效支撑的基础。为此,第一航测遥感院全面梳理、整合了秦岭鄠邑段各类生态专题数据;聚焦鄠邑区森林资源与水源地保护等重点专项工作,提供了全区优于0.2米高分辨率数字高程模型、数字正射影像等基础数据;统一整合全区生态红线、动植物保护区界址、小水电位置、矿山范围等各类专题数据;高效完成全区秦岭保护区范围内13000余个构(建)筑物单元的影像采集与权属调查工作;建立周期性遥感监测机制,接入了超过900个点位的实时监控终端,并实现数据的可视化、在线综合呈现与监控。现在,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智慧管控系统有效支撑着基于三级网格管理体系的动态巡查,进而使动态监测覆盖秦岭保护工作全部环节,确保了秦岭保护区范围内的静态数据和动态信息结合。

  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局长滑益平说:“通过秦岭保护智慧管控系统建设,全区在秦岭生态管控水平迈上新台阶的同时,本地数据沉淀规模和呈现方式也有了质的提升,能够满足现阶段各类场景需求,制约智慧管控最重要的数据短板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坚持实用适用 构建长效机制

  “统筹规划、持续运营”的建设思路和“实用、适用”建设原则,是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智慧管控系统在初始设计阶段就定下的。第一航测遥感院还从服务常态化监管和融入网格化管理体系出发,制定了“摸清家底、周期监测、网格调度、动态巡查、综合呈现、智慧管控”的总体技术方案;同时清晰划分和明确各参与方责任,配合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责任部门健全动态监管和综合执法机制,着力为推进智慧管控系统效能发挥提供制度保障。

  为实现方案目标,第一航测遥感院抽调数据处理、低空航摄、系统开发等多支技术团队,成立了鄠邑区秦岭智慧管控任务保障工作组,全程参与智慧管控系统建设与运营指导保障。工作组直面鄠邑区秦岭智慧管控过程中“缺数据、缺应用”的核心需求,开展实地调研、走访沟通活动百余次。智慧管控系统的管理模式也从以建设为主转向长效运营,在解决技术问题的同时,更加重视通过智慧管控系统的建设与运营,加快培养基层人员专业能力,持续梳理业务流程、完善组织机制,不断推进构建“数字秦岭、智慧管山”的长效保障体系。

  围绕核心需求 丰富应用场景

  “以最严标准守护秦岭,绝不是一封了之,生态文明的核心是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滑益平说。鄠邑区努力推进形成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机制。那么,技术层面该如何保障多元参与的管护体系落地呢?

  第一航测遥感院技术团队基于秦岭生态保护智慧管控系统开发了电子沙盘系统、移动调查监测管理系统、移动巡查终端系统等一系列子系统。电子沙盘系统支持在三维场景下直观、综合地呈现各类秦岭专题数据,辅以多期影像联动、三维场景分析,空间统计分析等功能,能够有效把握秦岭保护整体情况;移动调查监测管理系统和移动巡查终端系统则相互配合,实现基于网格的调度管理和动态巡查,提升了生态问题发现与治理的工作效率。

  “您已进入红色管控区域,该区域禁止进入!”在涉及水源保护地、生态脆弱区域的“红色”峪口,游客一旦进入管控区域,智慧管控系统中“电子围栏”应用就会通过监控终端语音广播发送上述侦测警报。

  “有了高效的技术手段为支撑,我们在辖区沿山15个峪口、峪道实行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分级精准制定管控标准,同时也更好指导群众识别、理解当前政策要求,约束自身行为。”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和综合执法局副局长唐超介绍说。

  鄠邑区秦岭生态保护智慧管控系统还有效地融入省级、市级信息化网格化监管平台。9月底,西安地区连续遭遇大到暴雨,南依秦岭、北临渭水的鄠邑区启动了防汛应急响应。鄠邑区政府第一时间在智慧管控中心搭建起防汛指挥部,接入水务信息、气象数据和应急撤离点信息,通过电子沙盘系统等功能应用,确保了山区防汛应急救援工作反应灵敏、处置有效。

  “在完善系统功能应用的同时,我们有能力根据政府管理和民生服务需求,通过建立共生、共享的开放生态,创造出更多应用场景、更大应用价值。”系统开发团队负责人徐培罡说。

  今年6月,鄠邑区秦岭山区首次发现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川金丝猴的野生栖息种群。“我真心希望秦岭生态环境越来越好,这样的好消息也越来越多。”徐培罡满怀期待地说。

本文来自自然资源部,经授权后发布,本文观点不代表中国灾害防御信息网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微信公众号